6月28—29日,由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主办的“结构康复系列技术精英学习班第六期”圆满结束。此次学习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 200 余名康复领域专业人士热情参与,旨在提升康复从业者对结构康复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推动康复医学的发展。
开班仪式上,东方华康医疗集团康复医学总监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对授课专家谭同才教授及其他讲师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参会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学习班已成功举办五期,回顾前几期学习班,大家共同钻研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功能重塑等前沿技术,众多学员将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帮助无数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肢体功能,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结构康复技术的强大生命力,也激励着大家在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
本期学习班聚焦两大核心课题——C结构调整总论与淋巴调整,主讲的两位专家不仅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他们将理论授课、实操演练与案列研讨紧密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大家呈现结构康复技术的精髓。她希望,全体学员能以空杯心态全身心投入。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专家互动交流,与同伴互相切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每一次对技术的钻研、每一次对病例的探讨,都可能成为大家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突破。最后,她预祝学习班第六期课程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各位学员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同才在致辞中强调,前五期重点阐述的是B结构调整,从第六期开始将重点围绕C结构调整进行详细介绍,C结构调整课程则聚焦于神经系统与身体结构的联动关系,通过神经调控技术与结构矫正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患者重塑神经——肌肉控制模式,提升康复效果。他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员们将在专家的引领下,深入探索C结构调整的奥秘,为康复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学习班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结构康复技术的多个关键领域。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谭同才教授带来“C结构调整总论”主题讲解。C结构指人体中相互联结的动态功能单元,涵盖皮肤、筋膜、肌肉、骨膜、淋巴、韧带、关节囊、动静脉等成分。这些结构通过力学耦联形成“结构链”,其核心治疗目标是通过三维力学调整恢复其“顺”的特性——即结构的弹性顺应性、流体动力学效率及神经调控协调性,从而重建生物力学平衡。谭教授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生动的教学方式,将复杂的技术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并配合现场实操演示,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C结构调整的操作精髓。
运动医学硕士龚怡静老师围绕“淋巴调整”进行详细培训,课程涵盖淋巴系统解剖生理、淋巴调整评估方法、手法技术、临床应用等内容,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学员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理论授课环节,龚怡静老师通过详实的解剖图谱与动态演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淋巴系统的结构与生理功能,让学员们对淋巴循环机制有了清晰认知。
实操训练是本次学习班的重点。学员们在龚怡静老师一对一指导下,练习淋巴引流手法、绷带包扎等实用技术,并通过模拟病例进行综合演练。在分组练习中,学员们相互交流操作心得,针对手法力度、方向等细节问题深入探讨,老师也及时给予纠正与优化建议,有效提升了学员们的实操水平。
结构康复系列技术精英学习班第六期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康复从业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结构康复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未来,主办方杭州东方华康康复医院将继续举办此类高质量学习班培训活动,助力康复医学事业蓬勃发展。